買LED屏時,總會被銷售拋來一串數字:“這款P2的清晰度高”“那個P3的性價比高”……同樣是屏幕,P后面的數字到底代表啥?選不對,要么花了冤枉錢,要么畫面模糊到沒法看。今天就把“像素間距”的門道說透,看完你也能精準挑屏。
一、先搞懂:“P值”到底是啥?
P值=像素間距,指的是LED屏上相鄰兩個燈珠中心點之間的距離,單位是毫米(mm)。比如:
P2=相鄰燈珠間距2毫米
P3=相鄰燈珠間距3毫米
P1.5=相鄰燈珠間距1.5毫米
核心規律:P值越小,像素越密集,畫面越清晰,但價格越高;P值越大,適合遠距離觀看,性價比更高。
二、不同P值,適合哪些場景?
記住一個簡單公式:最佳觀看距離≈P值×1000(單位:毫米),換算成米就是“P值×1”。舉例:
P1.5:適合1.5米內觀看(如會議室、家庭影院),湊近看也無顆粒感
P2:適合2米內觀看(如商場專柜、小型舞臺)
P3:適合3米外觀看(如展廳、中型會議室)
P4-P10:適合4米以上(如戶外廣告屏、體育館大屏),遠距離看足夠清晰。
舉個反例:如果在籃球場裝P2屏,觀眾離10米遠,根本看不出和P5的區別,但成本卻高出一倍——純屬浪費錢。
三、避坑指南:這3種情況別選錯
1. 別盲目追“小P值”:
比如戶外大屏,觀眾離50米遠,P10足夠清晰,選P5只會多花幾倍錢,毫無意義。
2. 小空間別用大P值:
辦公室裝大屏,觀看距離3米內,選P4及以上就會看到明顯顆粒感,至少得P3才合適。
3. 結合預算平衡畫質:
預算有限時,優先滿足“觀看距離匹配P值”,而非強行上最小P值。比如預算卡得緊,3米觀看選P3而非P2,畫質差距不大,卻能省30%成本。
選P值的核心邏輯:看距離、算預算、棄執念。根據實際觀看場景的遠近來挑,既不浪費錢,又能保證最佳效果。下次再被“P值”繞暈,翻出這篇對照著選,準沒錯!
Copyright © 2016-2022 梅州市然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技術支持:客都梅州網